全市现有医疗卫生和计生机构
648个,其中医院27个,社区卫生服务中心(站)16个,乡镇卫生院20个,门诊部、个体诊所151个,村卫生所(室)334个,公共卫生服务机构18个,大社区计生办63个,市县计生服务站2个,乡镇计生服务站17个。全市共有卫生计生从业人员7010人。全市每千人口拥有医师2.05人、注册护士2.45人。2016年,在市委、市政府和省卫计委的正确领导下,市卫计委保持定力,奋力作为,圆满完成预定任务,实现了“十三五”良好开局。
——“健康七台河”建设稳步推进。市政府和国家人口与健康科学数据共享平台,签署“健康龙江”七台河示范市建设战略合作框架协议。完成全市疾病谱的调查。围绕“健康龙江”五大专项行动,先后开展妇女病免费普查、职业病先行进工厂等系列活动,通过开展《健康访谈》和中医大讲堂等活动,大力普及健康知识。健康扶贫有效推进,联合10个市直部门,制定出台贫困人口参加新农合由财政补贴等15项扶贫政策,为一万多名农村贫困人口建立电子健康档案并办理健康卡,有三万多名贫困参合人口享受财政补助五百多万元。推行“五个一”扶贫工作法,卫生计生系统131名科级以上干部与贫困户一对一结对帮扶。
——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持续深化。考察学习了福建三明公立医院改革、安徽阜南县新型医联体建设经验,调整理顺了市医改领导小组和公立医院管理委员会。市直三家公立医院推行以“两取消”、“三降低”、“五提高”等为主要内容的综合改革措施,将市人民医院、市妇幼保健院38名工勤编制调整为技术编制,增加了1177个编制控制数。全市二级以上医疗机构检查检验结果实现互认。全面推进糖尿病、高血压分级诊疗试点工作,共筛查出糖尿病患者23884人、高血压患者51021人,管理率达到49%和75.58%。与市民政局合作,全市6家二级以上医疗机构与8家养老院建立医养联合体。城乡居民参保率达到98%和99.64%,筹资标准分别达到人均600元和570元。推行总额预付和按病种付费、按人头付费等支付方式改革,控制医药费用不合理增长。积极配合市人社局,完成了城乡医保整合工作。市人民医院、市妇幼保健院完成医院信息化升级改造,基层卫生信息平台恢复使用。
——公共卫生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。强化重大传染病综合防控,全年报告法定传染病2703例,疫情总体平稳。巩固了麻疹病例低发和无脊灰成果。艾滋病高危人群干预37368人次,登记新涂阳肺结核患者885例,治愈率92.6%。创建2个省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,桃山区通过省级卫生标兵区复查验收。创建省级卫生先进单位5个、卫生标兵单位2个、健康促进社区1个、卫生村3个。加强疫苗采购及冷链系统规范化管理,二类疫苗由乡镇卫生院接种,县区疾控中心统一供苗。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达到45元,免费为城乡居民提供12类45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。落实疾病应急救助制度,为89人核付应急救助资金85.56万元。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1227人、61.35万元,新生儿疾病筛查率97.25%。妇女病普查惠及已婚妇女2749人。剖宫产率控制在较低水平。果断处置金沙新区部分学校集体腹泻事件,在“11.29”矿难抢险救援中快速反应得到上级肯定。
——体系建设和医疗质量不断改善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(2015—2020年)经市政府讨论通过并正式实施。市人民医院建筑面积4.7万平方米的业务综合楼和儿科中心投入使用,总投资1亿元的住院医师培训基地等项目开工建设。市残疾人康复中心完成主体工程。市中医医院康复诊疗中心和“治未病”中心完成前期。茄子河区医院综合楼、勃利县人民医院续建完成主体工程。永恒、青山、杏树三个乡镇卫生院主体已完工。总投资1380万元的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和水质监测项目正在招投标。市中心血站核酸实验室投入使用,覆盖率100%。深入开展二级以上公立医院巡查、“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”、医疗质量安全专项检查,把民营医院纳入巡查范围。中医药服务能力有所提高,全市13所乡镇卫生院、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置中医科或中医药服务区,县中医馆投入使用,市中医医院通过省级中医重点专科(专病)建设项目验收。狠抓“平安医院”创建,市医调办工作成果突出,调解医疗纠纷49起,成功率99%,市卫计委在全省卫生计生信访评比中获得第一名。实施了“百名医科研究生计划”,为市直三家公立医院引进硕士研究生9名,还有20多名完成了面试。采取医院自主、卫计委监督的方式,公开为市直三家公立医院新招录164名医护人员,社会反响良好。乡镇卫生院公开招聘医学毕业生13名。市直三家公立医院把近200名医护人员选到北京、上海等全国高水平的医院进修学习,市卫计委选送7名基层优秀医生到哈医大进修学习。在网上及时公布各公立医院专家出诊计划,方便群众查询就医。
——法治建设和综合监督得到加强。全面深化“放管服”改革,出台卫生计生优化发展环境九条措施,审批时限在法定减半基础上又压缩20%。进一步规范行政权力和公共服务事项,调整市级行政权力201项、县级193项、区级180项,规范市级公共服务事项26项,清理各种卫生计生手续证明71项。组织开展卫生计生案卷评查工作。举办高规格的院内感染控制和医疗纠纷预防处理培训班,聘请省级专家对全市医疗机构和执法从业人员进行法律培训。开展《职业卫生防治法》、《人口与计划生育法》等落实情况监督检查。市疾控中心自筹资金30多万元,免费为全市农村112口深井水质进行了全面检验。开展二类疫苗专项整治工作,七台河区域内未发生“问题疫苗”事件。开展卫生监督百日专项行动,共取缔黑诊所、非法医疗美容院62家。食源性疾病监测184例,无重大食物中毒事件发生。
——计划生育服务管理改革有序推进。深入贯彻落实中央《决定》和新修订的《人口与计划生育法》、省《条例》,引导群众科学合理生育,全年共出生二孩829人。勃利县被评为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单位。落实计划生育奖励政策,全市3421人享受奖励扶助金和特别扶助金,为149名符合条件的失独人员发放补助金74.5万元。落实失独父母医疗优待、住院护理补助保险等政策,共发放计划生育特殊家庭医疗优待卡723张,为405名失独家庭办理住院护理保险。计划生育特殊家庭扶助关怀工作,得到国家卫计委的好评。
——党的建设和行风作风全面加强。突出问题导向,深入开展“两学一做”学习教育活动。实施干部“三五”轮岗交流机制,全面推行拟提拔干部挂职制度。举办市直卫生计生系统“一条例一准则”专题讲座,组织全系统处级干部到省廉政基地参观,100多名科级干部和各医院的科主任到市监狱参观,接受警示教育。继续开展“九项查治”活动,吃“回扣”、“收红包”等问题得到有效遏制。对市直各医疗机构开展巡查,发现问题及时整改,医德医风明显好转。卫生计生系统扭转了案件频发的被动局面,去年一年没有任何违法违纪事件的发生。开展“最美医生”、“最美护士”等评选活动,带动行风作风建设。